公民法制时空 电脑端

甘肃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督检查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甘肃省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到位、项目落地,推动权力规范运行;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行业部门监管衔接贯通,建立监督数据模型,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形成问题分析报告,推动专项整治,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只要打开手机点一点,村里花钱的事儿就明明白白。”如今,翻看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公众号信息已成为西和县洛峪镇马河村村民袁应会的习惯。不管身处何地,通过这个平台,都可以了解村里的项目和资金。

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扩大了群众监督渠道。而且,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可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管理、项目落地等情况的精准监督。

甘肃省纪委监委近年来创新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等,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到位、项目落地,推动乡村振兴领域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同时,将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行业部门监管衔接贯通,与职能部门协商建立监督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比对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助推线下快速处置,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在此基础上,加强分析研判,发现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开展专项整治,以有力监督保障乡村振兴。

民生资金“晒谷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平台里没有最近的医保资金运行情况,请尽快更新。”“怎么到现在还没看到困难救助资金发放情况?”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的后台,常收到许多热心群众催促更新信息的留言。随着该平台覆盖面越来越广,群众监督热情也越来越高。

小到几十元的村级劳务补贴,大到上百万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所关注。

重点项目是否落地,惠民资金是否发放到人?运用信息化手段,甘肃省纪委监委不断扩大群众监督渠道。随着2022年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升级为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各级职能部门整合乡村振兴领域各类资金数据,在该平台上“晒”出来,让群众能实时参与监督,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防止暗箱操作、选择性落实、权力寻租等问题发生。

“村里的财务支出、招投标项目、会议记录等信息,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确实很方便。”华池县悦乐镇黄大湾村村民王强说:“张家享受了啥补贴,李家危房改造花了多少,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查得到。”

在该平台上,群众不仅能进行资金、项目、政策查询,还能进行投诉举报。一旦发现到户资金发放不到位、金额不准或村干部优亲厚友等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便可通过该平台的“投诉举报”栏目进行举报,一键直达纪检监察机关。

去年5月,会宁县纪委监委接到该平台转来的一件群众举报件。举报件中反映,该县侯家川镇下川村党支部书记郭某违规让其弟享受低保、危房改造政策。

乡村振兴领域的优亲厚友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重点。会宁县纪委监委核查发现,群众举报属实。郭某最终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资金也已追回。

“线上”问题直达,“线下”高效处置。依托这一平台,全省各级纪委监委不仅及时办理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投诉举报,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有关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优质高效办理群众投诉的其他问题,并督促公开办理过程、办理结果等。

数据显示,该平台运行以来,已覆盖2691.36万人,到户资金3613.31亿元、项目资金1953.85万元;累计访问量3.6亿人次,收到群众意见5.6万余条,已处理并回复5.5万余条。

问题资金“过滤网”,让微腐败无所遁形

“已去世的人怎么还在领取生活补贴?”去年12月,兰州市城关区纪委监委通过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碰撞,发现靖远路街道居民黄某、王某已去世,却仍在领取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

该区纪委监委随即开展核查。经查,黄某、王某的家属未及时登记其死亡信息,导致误发补贴。随后,靖远路街道纪工委督促追回了多发的补贴,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乡村振兴领域涉及面广,项目多、资金种类多,基层权力事项庞杂,廉政风险较大。如何实现精准监督,保障乡村振兴领域各项惠民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惠民惠农政策落地见效?

为有效遏制微腐败,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该省各县级纪委监委与各职能部门依托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建立监督数据模型,形成能过滤问题资金的“过滤网”,经智能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发出预警。职能部门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乡村振兴领域各类资金发放前,自行建立监督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提前发现并解决违规问题,将监督关口由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自该平台运行以来,全省每月疑似违规资金问题数量大幅下降。

今年4月,庆阳市西峰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运用“资金监管——疑似问题资金”监督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碰撞比对时,收到预警信息。预警信息显示共有593条疑似问题资金线索,涉及退耕还林补助等10类惠民资金。该区纪委监委随即督促区林草局、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局、医保局等相关单位对疑似问题资金线索进行核查,并回复办理情况。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将及时跟进严肃查处。

数据赋能提升监督质效。在乡村振兴领域,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小微权力运行,盯住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环节,综合运用财政、民政、教育、医保、社保、农经等外部监督平台,通过交叉比对精准发现问题,严肃查处问题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监督数据模型,先后对168类惠民惠农资金项目落实情况进行“扫描”,发现一批问题资金线索,推动收缴资金8850余万元,1.2万人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经核查问题线索,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39人。

问题线索“挖掘机”,推动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群众投诉中,涉及民政、农业农村、林草、人社等部门资金较多。”

“村干部违规问题,主要涉及民政部门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资金、城乡低保等。这些资金的申报过程中,基层权力寻租空间较大。”

“公职人员违规领取惠民资金问题,主要涉及人社部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和民政部门城乡低保、冬春生活困难救助资金。”

去年,甘肃省纪委监委根据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有关数据出具分析报告,分类整理出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多发频发的资金项目以及群众投诉集中的行业领域。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发现问题所涉区域、行业、资金和人员相关情况等,研判腐败问题成因,推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该省纪委监委信息技术管理室工作人员说:“我们利用该平台建立单项数据分析和多项数据交叉分析模型,深度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助力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根据分析报告,甘肃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基金、冬春生活困难救助“四项资金”专项整治,查处一批截留套取、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追缴资金2353万元;开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8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省查处问题4932件,处理8762人。

围绕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分析报告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举一反三,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融入基层治理,并定期开展分析研判,为开展监督工作提供靶向和依据。

2022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乡村振兴领域虚报冒领案件:崆峒区香莲乡宋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某某违规套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开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起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就是通过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发现的。”甘肃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锦玉介绍:“由点及面,推进专项整治。在查处个案的同时,我们紧盯群众反映集中、关注度高的问题,结合2023年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责任地区和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岷县西寨镇关上村党支部书记马某某克扣群众分红资金用于合作社支出,纵容其子改变土地性质,将4亩耕地作为施工用地违规出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民乐县供销社违规收取项目管理费17万元,用于单位办公经费开支,县供销社原主任周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新联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某某挪用村集体临时用地补偿款60.5万元,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1年以来,全省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2851件,处理5266人,问责199件389人,督促健全制度524项。

“今年,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省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作用,针对各领域群众投诉的重点问题,督促驻在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将监督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丽敏)

 

Copyright © 1999-2020 http://www.gmfzs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