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自2009年起,国务院将每年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天距离汶川地震已过了整整12年,12年间,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有什么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还有哪些新趋势?今年尚未结束的新冠疫情又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了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记者专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听他讲述这些年间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点点滴滴。
“看不见”的坚守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300多支医疗队伍先后赶赴湖北,只争朝夕的建设者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一批方舱医院,社区志愿者、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核查居民情况……除了这些“看得见”的人员,“看不见”的应急人员也在坚守岗位。
疫情刚开始,地震系统便极为重视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大形势下,首先要保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战斗力。” 郑国光表示。从大年初一开始,包括春节假期,地震系统每天都在工作着。“保存自身的战斗力,就可以应对突发的地震灾害。三个多月以来,我们在防疫工作和业务工作方面实行两手抓两促进。”
去年年底,湖北孝感发生4.9级地震。郑国光说到,“去年12月,我们集中力量对湖北的震情跟踪监测,会商研判。”疫情初期,地震系统对全国的震情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如果防疫期间再来地震,就可能对整个疫情防控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地震系统还是要保持高度警惕,提高政治站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从1星期到1小时
“和08年相比,这些年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郑国光表示,“举例来说, 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才知道震中位置和震级。而近3年间,我国的地震正式速报能力和自动速报能力都在不断提高。自动速报平均用时从2017年的5分钟提升至19年的2分钟,正式速报时间从3年前的15分钟提高至如今的不到10分钟,同时,监测精度也提高了22%,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在1978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当时人们花费数天时间才确定了震中位置。
地震烈度图从前主要用于灾后重建,2018年开始,烈度分析开始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过去抗震救灾,不知道力量往哪里派啊,现在进行烈度分析,评估出地震破坏性、分布,能科学布局,提高救援救灾的效率。”郑国光表示,过去地震烈度图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绘制出,如今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就能拿出初步评估结果。”
筑牢“人民防线”
“我国地震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科技支撑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郑国光表示,中国地震局推动地震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加大基层基本业务的科技支撑的能力。“让科学的力量盯住地震基本业务的需求,很多科学问题从业务中来,也要让科技成果回到业务中去。”
“抗震设防能力低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郑国光表示,很多农村不设防,城市设防能力低,特别是城市老城区,建筑密度高,居住人口多,抗震设防低,一旦遇上强烈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会很大。“我们提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建立四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重点抓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工程、地震危险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郑国光提到。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我们防灾减灾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说实话还得依靠人民群众。”谈及今年防灾减灾的主题,郑国光表示,大量的国内外案例表明,发生破坏性地震时,挽救生命主要靠群众互救。目前群众抗震防震意识、自救互救能力还不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六进’,推动地震防震减灾科普,普及自救互救知识。”郑国光说到,“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各方面的力量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