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民法制时空|公民法制时空网 > 社会焦点 >
社会焦点
苞米地来了“百草之王”
发布时间:2020-05-17

       新华社沈阳5月15日电(记者冯雷、邹明仲)东北春播时节,辽宁省西丰县陶然镇登云村的一片田地上,常见的玉米种植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人参遮阴棚,对习惯种苞米的当地农民来说,种人参这么金贵的药材,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是一片阴坡地,地表残存一层冬季铺设的粉碎秸秆,那是农民冬天时给大地盖的一层“棉被”。时值正午,54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士平还在地里打工干活——除草、平整土地、拾掇参棚遮光帘。“多亏村里有了人参种植项目,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每年可以工作三个月,一年能赚7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有保障了。”陈士平说。

  陈士平足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得益于这里新上的人参项目。两年前,当地政府以扶贫产业资金为撬动,与吉林省一家企业合作,在全镇选取了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作为试点。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与企业商定,在人参最后丰收之前,企业五年时间里年年提前给农民回报。

  种人参效益十分可观。陶然镇党委书记陈欣告诉记者,人参亩产可达100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10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十万元。去掉种子、水肥、人工等费用,一个五年周期下来,每亩可获得五六万元纯收益,比种玉米高出十多倍。

  人参在我国被称为“百草之王”,也是“东北三宝”之一。虽然种植收益可观,但资金投入大、种植繁琐、回报周期长,而且必须有销售门路,这往往让单个农户难以企及。

  要调整种植结构,政府必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有所作为。陈欣说,经过前期深入的可行性调研,全镇选取了包括登云村在内的五个适合栽种人参的村,在2018年冬天在地里播下人参籽。

  陶然镇共投入扶贫产业资金300万元,目前已试水建成320亩种植基地复式参棚,这一项目作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后期陆续建设完成将让5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201人受益。农民可获得土地流转、年终分红、就地打工等三项收入。

  “没好销路,种啥都白搭。”这是很多农业项目的困扰。但在当地村民们看来,这已不是问题,因为合作企业与中国医药集团已签订战略协议,五年内在陶然镇建设3000亩人参种植基地,形成“产业+基地+加工”模式,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搞产业项目不能盲目投入,需要全县‘一盘棋’谋划,避免‘一窝蜂’带来销路问题。”西丰县委书记康冠华说,近些年,西丰县根据乡镇特点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包括中药材、柞蚕、食用菌、瓜果等一系列特色产业。

  采访中,记者看到,人参种植项目让登云村兴旺起来,村间小路上,农户们往来不断。“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看到有邻居骑着摩托车路过,陈士平一边说,一边跳上车一溜烟地走了。(完)

 

首页 | 本网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0